江陰拓力森機械有限公司 手機:15861434114(張經理)
13400007391(宋經理) 電話:0510-85365513
0510-85365596 傳真:0510-85365523 郵箱:735010824@qq.com 網址:www.xinjuting.com 地址:江陰徐霞客馬鎮東圩田2號
歡迎關注拓力森
7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的通知》;7月29日上午8點,吉林省洮南市大通糧食儲庫收納倉1號廒間發生火災。據媒體報道:洮南市大通糧食儲庫共儲存2015年儲糧玉米9417噸,12時許,火勢得到有效控制。初步測算,過火糧食約40噸,過水糧食約540噸,沒有人員傷亡。2013年5月31日下午,黑龍江省中儲糧林甸直屬庫發生火災。目前火災已被撲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過火糧食達4.7萬噸,經濟損失可能超過1億元。
火雖滅,但網上各類質疑,像野火一樣越燒越旺,甚至有網友聯想到《天下糧倉》中“火龍燒倉”,懷疑有人縱火。也有人認為這和“中央巡視組”進駐有關。為何一場火災會帶來如此遐想呢?
2013年5月31日下午發生的火災事故,共有78個儲糧囤表面過火,儲量4.7萬噸。其中玉米囤60個,儲量3.4萬噸;水稻囤18個,儲量1.3萬噸。
根據報道,“5月31日下午13時15分,花園中儲糧庫副主任羅洪權接到打更人員報告,在12號庫南側玉米堆上方發現冒煙。羅洪權立即帶領本糧庫60余人前往火災發生處展開撲救,同時,打電話報警。據氣象部門預報,當時溫度34℃,風力可達7到8級,火情無法控制,順勢蔓延,造成連營火災。”
起初,起火的原因被指向“自燃”。確實糧食自燃是有很大可能性的。糧食本身以及雜質、害蟲,都帶有大量的微生物,糧食發熱的形成,主要是糧食自身和微生物進行呼吸而產生熱量積聚的結果。起火的糧倉位于露天,在露天室外氣溫突然升高之下,自燃就有了更多催化因素。
但是的消息稱,消防部門把起火原因歸為“配電箱短路引發”。“由于穿過金屬配電箱的導線與配電箱箱體摩擦,致使導線絕緣皮破損,短路打火,引燃配電箱附近可燃的葦席和麻袋,進而引發火災。”
火被撲滅后,工人在清理過火后的糧食但無論如何,發生事故必然是管理上出了問題
無論是“自燃”,還是“配電箱短路引起火災”,都不影響這起事故是責任事故的定性。首先,糧食堆放在露天就是違規的,《中央儲糧倉儲管理辦法》5條規定,中央儲糧必須儲存在符合安全儲糧要求的倉房內,不得露天儲存(據糧庫副主任介紹,露天存放是因為糧多庫少)。其次,在有天氣升溫、大風預報的情況下,防火、防潮等措施還是不及時、沒到位。防火是大型糧庫設計重中之重,為此糧堆有嚴格的大小、間離要求,還有防火墻間隔。在露天存放過程中,是否未嚴格遵循可依靠的標準,也需要相關部門給出回應。
人們懷疑事情沒這么簡單,首先源于中儲糧的壟斷形象“穩定糧食價格、維護農民利益”,中儲糧定位于人民利益的“保護神”
電影《1942》中所描述的歷史令人膽寒,那一年河南發生旱災蝗災,又逢戰亂,赤地千里,餓殍遍野。劇中逼人的饑餓感已化作我們的民族記憶。于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就成了組成中國人獲得安全感重要的那塊基石。
《漢書·食貨志上》:“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 中儲糧成立之初,對外宣稱的理想便是通過“反制投機,減少價格的波動”來實現“國家獲利,而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于2000年成立的中儲糧(中國儲糧管理總)的具體定位是:負責中央儲糧的收購、儲存、調運等業務,確保中央儲糧的儲存安全和質量良好。
中儲糧是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經過多年積累,已經形成了遍及全國的收儲網絡,現有委托儲存庫點1000多個,直屬庫338個,這次著火的黑龍江林甸直屬庫就是其中之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儲糧政策性糧食收購數量大幅增長,200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0616億斤,中儲糧當年收購的糧食就占到全國糧食總產量18.6%。
中儲糧自2004年啟動了“托市收購”,即在糧食收獲季節,市場上價格低迷時,按照國家糧食局規定的收購價收購;在市場上糧價高企時,順價出售,其目的是“穩定糧食價格,維護種糧農民利益。”
2004年啟動的“托市收購”政策,中儲糧是執行主體,由國開行提供收購資金,中央財政給予貼息和收儲補貼。如果民營企業想進入“托市收購”,一沒有資格,二沒有中儲糧巨大的政策和資金優勢,所以“托市收購”的執行由中儲糧一家壟斷。民營企業退而求其次,干起了“代為中儲糧托市收儲”的營生。
去年7月30日,來自新鄉、信陽、開封等地的民營糧食企業的員工在鄭東新區的中儲糧大廈門前扯起了印有“抗議中儲糧壟斷托市收購”、“企業要生存 員工要吃飯”、“擁護國務院新‘36’條’ 保護民企合法權益”、“不收糧 民企幾百億資產被閑置”、“中儲糧排擠民營企業 國法不容”等字樣的白色條幅。
原來,這些民營企業既然“代為中儲糧托市收儲”,一切就都要看中儲糧的眼色,去年中儲糧想把民企完全排除在外。先是提高門檻,用“資格審查”卡掉了大部分民企;后又對通過審查的民企直接說不,民企完全被拒之于門外。于是,引發抗議。
本來,國家要推行“托市收購”政策,應該把執行環節開放給市場,而根本不需要專門設立中儲糧去做。僅2005和2006兩年,中央財政就給中儲糧提供了158億元的財政補貼,有這樣的補貼,還愁沒有市場上的企業愿意參與政策執行嗎?
按照國家對中儲糧的定位,中儲糧承擔的是糧食“蓄水池”的作用,應付國家在戰爭、饑荒時糧食供應需求。但是中儲糧涉足經營性業務“歸口于國資委,有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與石油石化、電網、通信等“公益性”的央企一樣,國資委每年都要對中儲糧進行考核,要求完成利潤,增加指標。
就是這樣一個自相矛盾的身份,決定了中儲糧必然不可能老老實實地當它的“糧倉”。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報道,2010年夏糧收購期間,多地小麥收購價格遠高于發改委制定的收購價。相關部委通過基層調研后認為,糧價攀升的原因主要是中儲糧參與高價搶購,導致小麥價格迅速高漲。國家糧食局也曾在2010年發布《關于開展2010年秋糧收購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中儲糧再次被點名批評,指其直屬企業違反國務院有關要求,從事與儲相關業務以外的其他商業經營活動。
此外,中儲糧各直屬庫大量屯糧,也有為了可觀的財政補貼和保管費的嫌疑。每收購1斤小麥,將得到國家補貼收購費用0.025元,保管費0.035元,而收儲庫點在收購和保管中實際支出費用不到0.01元,也即每斤約有5分“利潤”。近兩年進口糧食大增,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馬文峰認為就與中儲糧故意屯糧有關,“新麥早出庫一天,中儲糧就少掙一分錢,放在糧庫里不僅有國家補貼,還能以查庫。由于沒有新麥入市,導致許多企業把目光轉向低價的進口麥。”
雖然干著“糧商”,中儲糧卻能免去很多糧商的“麻煩”。中國糧食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認為,中儲糧的各個直屬庫名義上是專注于糧食收儲、流通,不生產終端消費品,因而免于紀檢、工商、稅務、衛生等部門的外部直接監管。現在,只能靠“中央巡視組”不定期抽檢。在這次大火的前一天,“中央巡視組”剛宣布進駐中儲糧系統檢查。
事件引人遐想,還因為儲糧系統的腐敗前科大火可以“掩蓋”虧空是人的自然聯想,況且過去曾上演過相似戲碼
中儲糧(前身)有蛀蟲,也是歷史悠久了。早在當總理時,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的峨嶺糧站,為了應對的檢查,5天時間內就花費十幾萬元,調集了1031噸糧食來充實該糧站,使朱看到“谷滿囤、糧滿倉”的喜人景象。這事后來被《焦點訪談》曝光后,“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的諺語就廣為流傳了。
中儲糧直屬庫近年來的丑聞也沒有斷過:2010年6月底,中儲糧許昌直屬庫原庫主任任國正、副主任姚寶山等人,涉嫌貪污、挪用公款“上千萬元”,被河南省許昌市人民檢察院批捕;2011年9月,中儲糧安徽分渦陽直屬庫副主任鹿某因涉嫌濫用職權違規收購劣質小麥被當地檢察院立案查辦;2011年10月,河南周口直屬庫主任喬建軍侵吞巨額公款潛逃國外。
基于中儲糧長期壟斷的形象不佳,以及過去暴露出的問題,人們懷疑電視劇《天下糧倉》里“火龍燒倉”的橋段在現實中重演,也不能全怪網民想象力太豐富。對于糧倉里的蛀蟲,既然他們那么喜歡火,建議逮到之后,直接火刑——要不然,等到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的時候,人家燒的就不是糧食,而是骨頭了!(部分內容來源搜狐網)
還在用傳統方式捉魚?“全自動魚籠”驚艷亮相,使用簡單無需安裝,蝦兵蟹將一網打盡! 以上信息由江陰拓力森機械有限公司整理編輯,了解更多鋼板零割,鋼板切割加工,鋼板下料,中厚板切割信息請訪問http://www.xinjuting.com